首页 > 项目服务 > 组织培育
光华社工游学记 | 飘洋过海学经验,乘风破浪谋发展
发布时间:2023-08-02

2023年7月7日至7月14日,四川光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余莉和项目部总监屠春芳参加了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社区应对危机国际网络(IACCR)主办,成都市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马来西亚北方大学、成都兴邻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盘州市义工联合会、黔西南州中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四川光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上海普陀区邻享家社区发展中心协办的“马来西亚韧性社区研学营”让我们跟随她们的视角,一起开始这趟“马来西亚之旅”吧!

7月8日,马来西亚北方大学防灾研究所所长钟凯琳老师用历史照片和纪实短片为大家讲解了秋杰路的变迁历程。

马来西亚社会工作协会会长张爱华老师立足马来西亚社会工作协会与马来西亚社会工作发展进行专题分享,并结合当地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建设和课程设置,及社工专业学生就业和发展情况,加深了对马来西亚社会工作发展的认知。

通过秋杰路街区的变迁历史引出社会工作的发展变化,光华社工更加全面地了解了马来西亚社会工作行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7月9日,来自马来西亚社会福利局的福利官曾淑芬分享讲授了《社区福利中政府扮演的角色和国家政策》,分享了对社会组织给予的物资、行政和项目三大资助方式。

MERCY Malaysia的顾问Sharima老师向大家分享了MERCY Malaysia的发展历程,并以参与马来西亚、缅甸、土耳其等地援助为例向大家介绍了参与不同的国际援助时需要遵循的系列准则。

随后,光华社工在马来西亚北方大学教授的带领下参观了马来西亚北方大学吉隆坡分校。

 

7月10日,光华社工在当地社会企业Batik亲身体验了马来西亚传统蜡染手艺巴迪。

在秋杰路的PPR Gombak,来自国际伊斯兰大学的khalilah zakariya教授和Azura Amid教授分别分享了在该社区开展的社区公共空间和都市社区农场的营造案例。

居民代表带领众人参观都市社区农场,从自身参与程度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和改变。从无到有,一步一步动员当地居民参与、共同参与营造出社区公共空间,联动都市社区农场,企业和其他不同的高校参与等,光华社工也真正理解了教授在分享案例前给大家介绍的U4S,即University For Society(U4S),大学是给社会的。

 

 

7月11日,光华社工随研学营一起参访了当地慈善组织Kechara Soup kitchen,并作为国际志愿者参与到了切克拉厨房的食物银行物资派发服务中,为居住在雪兰莪州梳邦县犀鸟组屋的四位服务对象送去了生活物资。

在派送完物资后,光华社工与研学营分享交流了参与国际志愿服务的观察和感受,并与切克拉厨房的工作人员就彼此所关切的话题再次进行深入交流。

 

7月12日,光华社工随研学营一起探访了吉隆坡秋杰路两家专注于儿童服务的慈善组织,Yayasan Chow Kit与BuKu Jalanan。在这里,没有马来西亚公民身份、无法进入公立学校就读的儿童也会获得学习的机会。ayasan Chow Kit的负责人介绍了组织的基本情况,以实际救援案例为重点讲述了救助工作如何开展,并引导研学营一行实地前往慈善组织ayasan Chow Kit其中一个中心进行参访。BuKu Jalanan除了教孩子学习、提供上学期间的午餐,他们也延伸给孩子的家人教授相关技能(比如种植)。

 

 

7月13日,光华社工随研学营一行与当地慈善组织Buku JaIanan共同开展国际志愿服务。写毛笔字、包饺子汤圆、唱中文歌、跳古典舞…来自中国社工机构的社工和志愿者们带来了多种中国传统民俗和文化体验。

下午光华社工在秋杰别庄听修缮团队老师为研学营成员介绍了秋杰别庄的修缮过程和过程中的一些故事,并在其带领下逐一参观。

随着秋杰别庄更名为Rumah Tangsi继续投入使用,志愿服务也还在这片炙热土地上不断发生着、传递着。

 

 

 

7月14日,光华社工随研学营一行参加了由马来西亚玛拉工艺大学,与马来西亚北方大学、马来西亚玛拉工艺大学、马来西亚社工协会主席、本土社工机构、相关学者和中国留学生共同开展“休戚与共-韧性社区建设”主题论坛

项目主任Tiffany介绍了马来西亚早期自闭症项目(EAP),以及正在开展的金色影院、与企业联名彩绘等希望工程项目。当地慈善组织相关负责人及马方代表,与来自中国的研学营成员一起探讨在各个社区中的成功实践案列,从而不断增强各方对韧性社区建设的了解与经验交流。光华社工作为中方代表之一做了《老年人与韧性社区》主题发言。

来自马来西亚防灾研究所所长钟凯琳女士,为光华社工颁发了结业证书和研学证书。

 

 

研学背景

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全球峰会首次将“韧性”理念引入到城市风险治理领域,明确将于2030年建成具备韧性的城市和人类居住区作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韧性治理成为“韧性城市”“韧性社区”建设的核心策略,用以克服风险社会情景下城市(社区)脆弱性与科层刚性治理的局限性。

马来西亚(Malaysia)位于东南亚,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风险的海岛国家,其公益事业在社区服务、企业参与、公共福利、风险应对等方面焕发出勃勃生机。而丰富的公益事业生态为社区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在突发事件的应对中,为边缘群体提供了庇护,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对世界各国韧性社区营造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供稿-屠春芳、余莉、孟静、曾杰 

版权所有:

四川光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蜀ICP备2022030333号


地址:

成都市金牛区龙湖紫宸香颂四期2-1-3103

   电话:

028-61990394

   邮箱:

scghsw@sina.com